我国约有86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,其中部分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。如何有效阻断这一进程?著名肝病专家高子敏医生指出,通过规范治疗、定期监测和健康生活方式三管齐下,完全可以延缓或阻止肝纤维化的进展。以下是具体防控策略:
高医生强调:“持续抑制病毒复制是预防纤维化的关键。”核苷类似物药物能有效降低血液中HBV DNA水平,减少肝脏炎症反应。数据显示,规范用药可使70%以上的患者实现病毒学应答,显著减缓肝组织损伤速度。但需注意不可随意停药——突然中断治疗可能导致病毒反弹性升高,引发急性加重损害。建议每三个月复查一次病毒载量,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方案。
• 戒酒限烟刻不容缓:酒精会加速星状细胞活化,促进胶原蛋白沉积;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则直接损伤肝窦内皮细胞。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纤维化风险增加3倍。
• 膳食结构调整:采用“三低一高”原则——低脂、低糖、低盐、高蛋白。优质蛋白来源以鱼虾、豆制品为主,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.2-1.5g/kg体重。同时补充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(如坚果),其抗氧化作用可保护肝细胞膜完整性。
• 科学运动管理:每周保持中等强度有氧运动150分钟以上,既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,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带走代谢废物。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过度疲劳。
代谢综合征与乙肝相关肝损伤存在恶性循环关系。高医生特别提醒要注意控制腰围(男性<90cm,女性<85cm)、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。对于合并脂肪肝的患者,减重目标设定为每月0.5-1kg为宜,过快减肥反而可能诱发脂肪性肝炎。
在西医治疗基础上,可辨证选用活血化瘀类中药辅助抗纤维化。例如丹参提取物能抑制TGF-β信号通路,减少胶原沉积;鳖甲煎丸则有助于改善微循环障碍。但必须经正规中医师指导使用,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抗病毒疗效。
高子敏医生最后强调:“肝纤维化并非不可逆过程,早期干预完全有可能实现组织学改善。”他建议乙肝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,记录每次检查结果形成变化曲线,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趋势。通过医患密切配合,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长期稳定在代偿期,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。记住,对抗肝纤维化是一场持久战,坚持规范治疗和健康管理就是最好的武器。